【INHERITAGE】傳遞優質生活美學 - 領略頂級生活的極致品味

A Diamond is Forever But a Cartel is Not

鑽石恆永久,壟斷價更高?

A Diamond is Forever But a Cartel is Not 鑽石恆永久,壟斷價更高?

雖然大型礦商們能希望繼續控制供給和存貨來維持鑽石價格的穩定,但在供給不斷增加,生產成本逐年下滑的影響下,以往鑽石恆久保值的形象恐怕是一去不回了。

Text/陳柏愷,Kai Chen Photo/iStockphoto

在 2004 的 7 月 13 號,De Beers 這個全球最大的鑽石開採公司終於向美國法院認罪,以一千萬美金的代價與政府和解控制價格和操作鑽石市場等起訴罪名。從 1948 年來,De Beers 就被美國政府禁止在這個佔全球鑽石銷售 4 成 5 的最大市場直接銷售鑽石。但那年夏天對 De Beers 的壞消息接踵而至。就在 De Beers 向美國政府認罪的幾天前,全球鑽石業通過了第一個禁止從戰爭地區進口鑽石毛坯(俗稱「血鑽石」)的規定,並禁止當時在內戰中的剛果出口更多的鑽石,因為剛果政府無法提出這些鑽石是否來自非武裝衝突區的證明。同一個月的幾天後,Leviev,這個以色列的鑽石大亨和 De Beers 的頭號勁敵,在納米比亞開設了全非洲最大的鑽石打磨工廠。 這些接二連三的壞消息對曾是全球鑽石霸主的 De Beers 無異是雪上加霜, 在不到短短的 20 年裡,De Beers 在全球鑽石生產的市佔率已從 80 年代末期的 9 成下滑至 4 成以下。

曾經的世紀霸主

1869 年在南非的 Hopetown,人們發現了一顆 83.5 克拉的鑽石。這顆日後被命名為南非之星(Star of South Africa)的鑽石開始了南非之後幾十年的鑽石熱,塞西爾‧羅德斯(Cecil Rhodes)這個 18 歲的英國年輕人也在 1871 年開始在南非從事出租水泵給礦工的業務。之後羅德斯將獲得的利潤用來收購當地的小型鑽石礦商,包括從另一個英國商人手中買下的一個叫做 De Beers 的鑽石礦(“De Beers”則是更早在當地發現鑽石的 一對荷蘭兄弟的名字)。在 1889 年時,De Beers 更與倫敦的鑽石聯合組 織(Diamond Syndicate)合作,Syndicate 同意每年以固定的價格向 De Beers 收購固定數量的鑽石作為庫存,以減少市場供應的手法來維持價格的穩定。即使在 1891∼92 的經濟衰退,這項合作協議也成功的讓鑽石的價格居高不下。 雖然 6 年之後,48 歲的羅德斯就英年早逝,但 De Beers 那時已成功佔有全球鑽石生產 9 成的市佔率。
失去羅德斯的 De Beers 在 1902 就面臨了重大危機。那年在今日南非首都 普利托利亞(Pretroria), 挖出了史上最大、3,106 克拉的鑽石。但這座新礦的老闆拒絕加入 De Beers 的壟斷聯盟,反而賣給兩個獨立中間商,其中 一位即是後來全球第十大礦商 Anglo American 的創辦人,德國企業家歐內斯特‧奧本海默(Ernest Oppenheimer)。雖然當時 De Beers 新任的董事長對新礦的競爭力不以為然,但普利托利亞新礦的產量在短短幾年內就等於 De Beers 旗下所有的礦產量。奧本海默則成為倫敦鑽石聯合組織在當地的代表。就像羅德斯一樣,奧本海默深知壟斷和控制供給對價格的重 要性,他在 1910 時說過:「常識教會我們提升鑽石價值的唯一方法就是使它們變得稀少,就是減少產量。」雖然普利托利亞新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被併入 De Beers 旗下,但奧本海默在 1926 時挾其龐大財力開始收購 De Beers 股權成為董事會成員,在 1929 更成為 De Beers 的董事長。之後奧本海默家族控制 De Beers 和全球鑽石市場超過 80 年,直到 2011 將手上剩餘的 4 成股份以 51 億美金的價格賣給 Anglo American。

從獨佔到寡佔的鑽石市場

長久以來,De Beers 透過 3 個手法控制市場:一‧擁有南非洲 3 國(南 非、納米比亞、波札那)這 3 個鑽石產量和質量都屬一屬二的鑽石礦 (透過入股合作,波札那至今還是 De Deers 15% 的大股東)。De Beers 壟斷這了 3 國所有產出的鑽石,並將所有的鑽石都送到倫敦,不分產地,把鑽石透過重量大小(Carat)、色彩光環(Colour)、全美無瑕 (Clarity)、切割手工(Cut)等衡量鑽石價值的 4C 標準,分成幾千種等級庫存,只將少數的鑽石賣到市場,以控制價格。如果其他獨立礦商拒絕加入 De Beers 的壟斷體系,De Beers 便會將手上與該礦商所出產鑽石類似的庫存以廉價傾銷在市場上,讓對方無利可圖。二‧ De Beers 將手上的 鑽石在每年 10 次,在南非洲 3 國舉行的銷售會上(只有 De Beers 邀請的客戶才能參加),以不二價的方式賣給客戶。再由客戶自行切割打磨鑽石, 他們再轉手賣給如 Tiffany 這樣的零售業者。所有的價格 和遊戲規則都由 De Beers 一手制定,下游客戶既無權知道鑽石產地(因此有血鑽石的爭議),也無法透過大量 購買取得優惠。三‧為了創造市場上對鑽石稀少性的印象,De Beers 每年花上超過 2 億美金(下游客戶也花上 3 億以上的經費)在推廣鑽石稀少保值的形象。人們耳熟能 詳的 A Diamond is Forever (日後被翻成「鑽石恆永久, 一顆永流傳」)就是 De Beers 在 1947 年精心推出的廣告。 靠著優秀的行銷手法,全球鑽石銷售量有增無減,以日本為例,1981 年 60% 的日本新娘配戴鑽石,較 1967 的 5% 成長了 10 倍以上。但過去幾十年,鑽石市場出現了革命性的變化。第一,其他礦商在其他國家也發現了鑽石礦,從蘇俄、澳洲到加拿大,這些新興礦區產量大且不受到 De Beers 的控制,因此其他礦商在過去 20 年來不斷蠶食 De Beers 的市佔率。第二,血鑽石的爭議迫使所有鑽石生產國必須揭露生產來源,影響 De Beers 秘密收購鑽石的過程。第三,Lev Leviev 的興起。Leviev 這個以色列大亨曾是 De Beers 的大客戶,他擁有遍布多個國家,全球最大的鑽石切割和打磨工廠。多年以來,他厭惡了被迫從 De Beers 以不二價收購鑽石。他透過與俄國總統普丁的個人友誼,在 1989 年,在蘇俄設立該國第一個鑽石切割工廠,但 Leviev 堅持工廠的鑽石來源必須直接來自俄國的礦場,直接跳過 De Beers 的壟斷系統 。Leviev 在俄國的模式快速的複製到其他新興鑽石生產國,在長達 26 年的內戰結束之後,安哥拉在 2002 年將該國所有生產的鑽石直接賣給 Leviev,終結了 De Beers 在安哥拉多年的壟斷。這些挑戰讓 De Beers 一條龍的壟斷逐年衰弱。
為了轉型,De Beers 在 2001 年和法國的路易•威登集團(LVMH)合作成 立零售實體店面的 Joint Venture,並在全球 17 個國家開設了 32 個實體店面。但 LV 在 2011 年併購 Bulgari 之後,這項合作案在今年 3 月也宣告結束。 在鑽石的需求方面,在千禧年世代(Millennial)的結婚率和可支配收入持續下滑,和個人喜好改變的影響下,他們對鑽石的渴望也遠低於嬰兒潮 (Baby Boomer),如何吸引千禧年世代的買氣已成為鑽石業者未來的首要挑戰。更雪上加霜的是,因俄國鑽石礦商 Alrosa 大量生產和銷售較為廉價的鑽石,鑽石的平均價格在過去 5 年內已下滑 14%。為了穩定市場,De Beers 已將年產量從 2014 年的 3 千 4 百萬克拉減至去年的 2 千 7 百萬克拉(俄國礦商 Alrosa 去年產量則是 3 千 7 百萬克拉,較前年稍微減少 2 %)。但在今年全球鑽石產量預期年增 12% 至 1 億 4 千萬克拉,需求卻大略持平的情況下(雖然今年第一季 De Beers 和 Alrosa 共計賣了 2 千 6 百萬克拉的存貨, 但這些銷售多半是較低品質和單價的存貨),鑽石的價格在未來難有大幅反彈的機會。

Related Articles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