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HERITAGE】傳遞優質生活美學 - 領略頂級生活的極致品味

Seashore

閱讀一方孤獨

Seashore 閱讀一方孤獨

在中國早期,並沒有圖書館這個名稱,僅有圖書二字,意指典藏文物。

Text_Melody Kao Photo_Vector Architects、Perkins+Will Canada、AZL Architects、Tabanlıo°lu Architects、Van Wang Architects、 Blacksheep + One O One Architects、Zaha Hadid Architects、RCR Arquitectes、MVRDV、ZAS Architects + Interiors

在中國早期,並沒有圖書館這個名稱,僅有圖書二字,意指典藏文物。這些場所有室、觀、院、閣、庫與樓等建築,例如周代的守藏室、 宋朝的崇文院與清代的四庫七閣等等,而「樓」多為民間私人藏書處, 而「圖書館」則是出現在 20 世紀初由日本人所創,我們直接沿用日本漢字而形成的字詞。
中國河北秦皇島,一座濱海圖書館(Seashore Library)在海風的吹蝕中緩慢熟成,過程中像濃縮了歷朝歷代的知識養分,底蘊如鉛灰色的海洋一樣深不可測。建築師董功創辦直向建築(Vector Architects) 事務所在這片孤獨的荒灘砌起具冥想、觀景、研究用途的公共圖書館, 他在設計的當下,想像未來圖書館應該靜靜地存在這片海灘上,如一塊存在已久慢慢風化的石頭,外形單純而堅硬,裡面卻蘊含著豐富的體驗。當人走進去,能夠感知到僅僅屬於這片海的光線、風和聲音,感知到空間建立起來的人和海之間一種精神的聯繫。
它是一座會「冬眠」的圖書館,避開濕冷的凜冬,僅在春夏秋三季開放給西側的社區居民,以東側面朝大海,由幾道可活動的玻璃門組成透明牆,可感受季節與時光不斷交替的流動,天氣好的時候,牆會轉為開放、引入柔和的海風,陽光則從桁架內外兩側的手工玻璃磚壘柔和撒入,平衡室內的光環境,表現節能的詩意。濱海圖書館被切割為閱讀空間、冥想空間、活動室與水吧休憩空間,每一個角落都有與大海的私密關係,並透過光與風進入空間來對話。在看書的同時,也享受著大海變幻萬千的戲劇演出,建築師將主要閱讀空間以看台的形式設計,逐漸升起的階梯如大劇院布局,能以不同角度欣賞海洋。
混凝土與原木建材,綿延四周沙灘土木的印象,濱海圖書館巧妙運用自然光線的藝術,除了在通亮的閱讀空間,也表現在幽暗私密的冥想 角落,建築師在空間東西兩端各鑿出一條 30 公分寬的隙縫,讓晨光與夕陽投射出日晷般的光束,而同樣相對孤立的活動室,也以朝東的天窗與西牆高側窗,同時引入冷光與暖光,人們身在其中,聽得見浪濤湧動卻看不到海,見得著日光卻不被過強的烈陽所擾,溫柔串連了人與大自然的和平關係,回歸了建築的本質──作為生活的載體。

Related Articles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