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HERITAGE】傳遞優質生活美學 - 領略頂級生活的極致品味

TRANSFORMING HYPERCAR

超級跑車極速轉型大計

TRANSFORMING HYPERCAR 超級跑車極速轉型大計

如果你是車廠大老闆,敢不敢把一個全球最昂貴、最頂尖的品牌,交給 34 歲的克羅埃西亞年輕人打理?沒錯,這就是車王 Bugatti 的故事。在歐盟對碳排採更嚴格控管的未來,傳統跑車大廠都得轉型,有的按部就班,也有彎道超車,展現如 Lamborghini 與 Lotus 這些跑車廠的不同思維。

Text_James Photo_Rimac、Lamborghini、Lotus

遙想當年那日行千里汗血寶馬,這種等級的名駒,可是歷代英雄豪傑夢寐以求的夢幻坐騎。而隨著時代變遷,千里良駒已被內燃機引擎動力取代,一個新的引擎世代,也創造出更多日行數千里的超級跑車( Hypercar ),尤其這風雲榜上最頂尖的 Bugatti、Lamborghini 等品牌,更是當今無數豪雄夢寐追逐的目標。不過這會兒,時局與價值又要改變了。當 2019 年歐盟發布《歐洲綠色協議》,主要目標是 2030 年整體碳排放量必須相較 1990 年至少縮減 55%,進一步的目標,是希望在 2050 年之前,整個歐洲實現碳中和。
這個陳述對一般開車的人,可能沒太大感覺,頂多就是燃油車的選擇少了些,不過對於那些好不容易擊退競爭對手,盤據超級跑車英雄榜前段班的夢幻品牌來說,這是轉型的限時大挑戰,畢竟超級跑車之所以性能傑出,重要原因之一都是因為有具強大效能、大排氣量的引擎,而大排氣量無可避免地等同於高碳排放。所以,一場勢在必行的極速轉型,在 Hypercar 領域裡已經是必需立刻啟動的計畫。

兩年前說要把 Bugatti, Porsche 與 Rimac 三個品牌聯想一起,對世人來說,恐怕都會覺得你在開玩笑,不過在眼前這即將進入電動世代的當下,卻成為活生生的事實。
兩年前說要把 Bugatti, Porsche 與 Rimac 三個品牌聯想一起,對世人來說,恐怕都會覺得你在開玩笑,不過在眼前這即將進入電動世代的當下,卻成為活生生的事實。

純電逆襲 Bugatti + Rimac

說起 Bugatti 這個品牌,近年來所生產的跑車,包括含稅要價超過 1 億台幣的 Veyron、超過 1 億 5,000 萬台幣的 Chiron,絕對是名正言順的車中之王無誤。實際上,由義大利人創立,落腳在法國,如今被德國人擁有的品牌,可不是今天才稱王,早在 1909 年 Ettore Bugatti 創立品牌之初,就已經快速在豪華與速度領域稱雄,盤據為一方之霸。
例如 Bugatti Type 10 第一次賽車就贏得前四名,而 1924 年 Bugatti Type 35,前後贏得約 2,000 座各式冠軍獎盃,更堪稱是史上最成功的賽車之一。Bugatti 這段英雄歲月,持續到 1939 年法國 24 小時 Le Mans 耐久賽的冠軍結束後,才畫下休止符。另一方面,一輛稱為 Bugatti Type 41 外號 Royale 的作品,在 1927 至 1933 年間,以 6.4 公尺車長、超過 3 噸車重、超過1 萬 2,000cc 排氣量的直八缸引擎,豪邁地成為當時最豪華,也是汽車史上最大的轎車之一。如此輝煌的品牌,在二次戰後卻是命運多舛,輾轉沉寂將近半世紀之後,直到 1998 年被德國 VW 集團收購,Bugatti 這塊招牌才又重新被擦亮。當時 VW 集團為重建其車王地位,更將被四處授權的 Bugatti 品牌(例如雨傘服飾等)全部買回,甚至收購之後 8 年,一輛車也沒賣,只為造出一輛真正的車王:1,001 匹馬力、極速 407km/h 的超級跑車而埋頭苦幹。
2005 年新車誕生,以 1939 駕駛 Type 57 摘下 Le Mans 冠軍獎盃的賽車手 Pierre Veyron 為名。隨著全新 Veyron 發表,也意味 Bugatti 這車中之王,在 VW 集團全力栽培下,走入一頁全新篇章。

Nevera 採用 120 kWh 鋁鎂鎳電池,四個車輪各有獨立驅動的永磁電動馬達,總功率 1,888 hp 扭力 240.8 kgm,根據 WLTP 標準續航力達 547 公里,可支援 500 kW 充電器充電!
Nevera 採用 120 kWh 鋁鎂鎳電池,四個車輪各有獨立驅動的永磁電動馬達,總功率 1,888 hp 扭力 240.8 kgm,根據 WLTP 標準續航力達 547 公里,可支援 500 kW 充電器充電!

超前部署,與新創電動車品牌合作

不過就在歐盟對環境與氣候目標,進行碳排控制目標宣示後不久,VW 集團便迅雷不及掩耳,在 2021 年與一個搞電動車的克羅埃西亞年輕人 Mate Rimac 合作,成立全新的 Bugatti-Rimac 公司。這個合資公司將同步延續Bugatti 和 Rimac Automobili 兩個獨立的品牌、製造與營運,同時也保留各自在克羅埃西亞首都 Zagreb,以及法國 Molsheim 的原 Bugatti 工廠,以及各自的銷售通路。同時 VW 集團在這個聯姻之際,還藉機連一拉一,將Porsche 綁進來扮演重要角色,畢竟 Porsche 財務比 Bugatti 強大太多,且同樣面臨碳排與轉型問題。實際上,新公司股份的 55% 歸 Rimac,而另外 45% 則歸 Porsche 持有,但 Rimac 公司股份,有 24% 早就被 Porsche 買走了。換言之,新公司 Bugatti-Rimac 結合了 Bugatti、Porsche 兩大強勢品牌,以及 Rimac 跳躍式的全新電動技術,是 VW 集團認為足以超前部署,迎頭趕上未來大變動時代的一盤必勝之局。
什麼樣的原因,讓 Bugatti 與 Porsche 兩大超級跑車品牌,都眼巴巴指望這個來自巴爾幹半島的鄉下小伙子,能為他們帶來新局?這只是傳奇故事的序曲,來自克羅埃西亞的年輕人 Mate Rimac 崛起的故事,則更像是這序曲之前,一頁不可思議的前奏曲。

為了避免乘客得用「爬」的姿態進出車室,前掀式車門特別延伸到車頂,大幅增加便利性。
為了避免乘客得用「爬」的姿態進出車室,前掀式車門特別延伸到車頂,大幅增加便利性。

Mate Rimac 傳奇的創業故事

1988 年出生於當時稱為南斯拉夫的 Mate Rimac,3 歲時與家人為躲避南斯拉夫內戰而搬到德國,直到 13 歲才搬回局勢穩定的克羅埃西亞。儘管 Mate 的父親並不是大金主,不過這位從小對汽車充滿熱情的小伙子,從高中開始就在父親的車庫裡開始改車,也進行一些有興趣的電子實驗。所以在高中老師的鼓勵下,從地方電子競賽到國家級比賽,再代表國家參加國際電子與創新賽,這個年輕人一路過關斬將,並在 2005 年製造一種以手套,代替鍵盤與滑鼠的一套稱為 iGlove 的電腦輸入設備。一年後,他還設計出另一套稱為 Active Mirror System 用來改善車輛盲點的後視鏡系統,也在德國紐倫堡 IENA 國際貿易展會上獲獎。18 歲之前,這個鄉下小子除了兩項國際專利外,也在韓國、德國、比利時、瑞士、馬來西亞和克羅地亞等地的電子創新競賽中,贏得許多獎項。不過,Mate 並沒有因此轉進西歐的一流大學,反而是在地方一所私立 VERN 應用科技大學,取得創業管理學士學位。
這背後關鍵原因,估計是當時的 Mate 根本沒心思讀書,他把更大的熱情都放到汽車上。因為他從小就一心想進入賽車世界,所以高中時就買一輛 1984 年份的 BMW E30 323i 中古車參加賽車。不過在一場比賽中引擎爆缸,這年輕人立刻決定將這輛 BMW 改成電動車。當時同儕甚至嘲笑他,這舉動簡直就是把洗衣機丟進賽道上。不過很快隨著這輛電動賽車的傑出表現,周遭人們開始體會到純電新動力的好處,也發現 Mate 這年輕人果真有點本事。Mate 受到鼓舞,也認真計畫成立公司,幫大家把傳統車改成電動車,所以 2009 年 Rimac Automobili 成立,當時的 Mate 是個還在讀大學的 21 歲年輕人。
儘管一開始是老闆兼撞鐘,不過熱情驅使 Mate 前進,隔年向當時在通用汽車( GM )擔任設計師的同胞 Adriano Mudri 提議,何不一起來開發一輛電動超跑?就這樣,一個大學生加一個設計師;一個搞技術,一個弄設計。當年年底就準備好第一批設計圖與技術規格。而當這輛只有草稿的概念車資料傳出後,竟得到中東王室想訂購兩輛的電話。當時這家一人公司,也老實告知沒能力造車,卻也因此得到中東資金的投資建議。
就這樣,2011 年 Rimac Automobili 像吃了熊膽般邁出第一步,在克羅埃西亞這個沒有汽車工業的地方,擬定商業計畫,並開始招募公司成立兩年之後,除了老闆之外的第一批員工。不過,Rimac Automobili 並沒有因此平步青雲,就像所有新創都會碰到的困難一樣。不久,金主要求公司搬到中東,被 Mate 拒絕後,剛起步的新公司,就立刻斷掉資金鍊。
「這是我做過的最好的事情!」多年後 Mate 回憶,把公司留在克羅埃西亞是最正確的決定,因為在別無選擇下,他必須想盡辦法為這家陷入困境的公司,張羅各種汽車業的工程服務機會,這樣才能付員工薪水,且努力地持續新車開發。不難想像這件事有多難,在一個沒有電子業、汽車業的地方,Mate 能找的就是沒經驗的大學畢業生。不過無論如何,Rimac Automobili 開始為其他汽車公司工作,開發電池、動力系統等,來讓公司生存下去,當然也同步製造自己夢想中的超級跑車,也持續尋找新的金主。
2016 年 Rimac 第一輛四馬達、1,088 匹馬力、限量生產 8 輛的電超跑 Concept_One, 在 1/4 英哩加速賽,輕鬆擠掉 Tesla Model S P90 D 和 Ferrari LaFerrari,讓它成為電動車界新星。2018 年,第二款跑車 Nevera 發表,並預計 3 年後開始交車,而 Porsche 也從這個時候起,開始投資 Rimac Automobili。
德國人對汽車的嗅覺顯然相當靈敏,Nevera 儘管未稅要價 240 萬美元,還不算是車壇最貴,不過這輛跑車一開牌,就以「此物只應天上有」的姿態現身。難以想像的數據,包括它目標設計 1,888 匹馬力、240.8 kgm 扭力,極速 415 km/h,而且從靜止加速到 96 km/h (時速 60 英哩),只需 1.85 秒,直達 160 km/h (時速 100 英哩)只需要 4.3 秒,更誇張是只要 9.3 秒,就可以完成從靜止直達 300 km/h 的大關。若你已經隱約感覺到,這樣的性能已經比當今的 F1 賽車還快了,那還是要提醒一點,Nevera 背了約 700 公斤電池,整體車重 2.15 噸,而 F1 賽車卻只有約 800 公斤,就更能想向它的不凡了。

全新合資公司 Bugatti-Rimac 的營運總部,設在克羅埃西亞的 Zagreb,也因此為這個巴爾幹半島的國家創造 2,500 個就業機會。
全新合資公司 Bugatti-Rimac 的營運總部,設在克羅埃西亞的 Zagreb,也因此為這個巴爾幹半島的國家創造 2,500 個就業機會。

超級跑車附贈一位 AI 賽車教練

不過就跟所有超級跑車一樣,除了漂亮的性能數據之外,還必需要有真正的靈魂,才能進入諸神殿堂。Nevera 也正是在 Mate 領軍下,由一群對汽車有全新見解的新世代,所堅持出的結晶。除了全手工碳纖維車架,擁有媲美 LeMans 賽車的超高剛性之外,方向燈是用按鈕方式操作,同時前掀式車門也延伸到車頂,確保乘員不必用「爬」的姿態進出車輛,而突起的前輪拱,也讓駕駛者輕鬆掌握前輪位置,激烈操駕之際,讓人可以憑直覺與信心放手一搏。此外,包括方向盤、門把、座椅、通風口、按鍵,以及軟體、多媒體系統等,各種軟硬人車介面,都不是購買現成共用件,而是自己團隊設計出來的。
不過作為一輛全新世代超級跑車,Nevera 更重要是其獨到的 M2M 遙測與數據系統,透過中央螢幕操作,可以用筆記型電腦或手機,下載所有賽道相關數據,你可以清楚看到,自己在哪一段直線上最瘋狂,而在哪一個彎道上最脆弱,當然藉此也可進一步解析,是否用對駕駛模式,以及檢查任何一個當下,你用了多少馬力。如此一來,到底是車子比較強悍,還是你的心臟更夠力,可就白紙黑字一覽無遺。
當然,考慮到買家可能不是天賦異稟的超級賽車手,所以 Nevera 還附贈一位 AI 賽車教練,透過最新 NVIDIA Pegasus 系統,統合車上 12 個超聲波感應器、13 個攝影鏡頭,以及 6 個雷達感應器數據,將即時影像套進賽道,讓你有如神助般,一次次掌握最佳路線並修正駕駛習慣。
當然,除非統一規格賽,不然如此超越 F1 等級的強悍賽車與 AI 教練,在尋常賽道上要超越對手,那也就是分秒間的事情罷了。另外,實際上根據 WLTP 標準,Nevera 儘管馬力驚人,但它的超級電池擁有高達 547 公里續航能力,完成一場幾個小時的耐久賽,或是台灣南北一趟,那可是眉頭都不用皺一下的事情。
克羅埃西亞有汽車業?看完 Nevera 的規格與 Mate Rimac 的傳奇序曲,不難想像這個年輕人是如何靠熱情與意志力,把不可能變成可能,讓富可敵國的 VW 集團,願意將 Bugatti 與 Porsche 的未來幸福交到他手上。如今在巴爾幹半島北邊的 Bugatti-Rimac 園區,已經是一個 2,500 人規模的研發中心與 Rimac 跑車的生產基地,而這只是過去 10 年間發生的故事,未來,估計還有更多超級跑車故事,會在這裡被寫下。

全電動的超級跑車 Nevera, 以 AI 輔助駕駛,將 Hypercar 推進一個全新世代。
全電動的超級跑車 Nevera, 以 AI 輔助駕駛,將 Hypercar 推進一個全新世代。

油電逆襲 Lamborghini Sián FKP 37

儘管面對相同的零碳未來,義大利蠻牛車廠的應變計畫卻不大一樣。事實上,這家車廠要面對的問題,比 Bugatti 複雜不少。尤其在下決定前,必須先面對一個問題,就是 2021 年的蠻牛(休旅)跑車共銷售超過 8,400 輛,是車廠歷史以來銷售成績最好的一年。這些準蠻牛車主們是受到其奔放的跑車線條,以及囂張的汽缸聲浪所吸引,又或是有把握讓純電蠻牛可以狠甩 Tesla,但是在技術持續成長的現階段裡,這個想法有實質難度。所以蠻牛跑車面對未來的轉身,必須一步一步來。眼前最佳解方,就是這輛 Sián FKP 37,它清晰解釋,油電混合才是眼前蠻牛的王道之路。而從它的車名 Sián,是一個來自蠻牛車廠所在地波隆那( Bologna )地方方言裡的「閃電」之意,也意味著它是第一款不再以鬥牛為名的蠻牛跑車。換言之,Lamborghini 連車名都已經明示,一個全新世代的蠻牛,已經到來。

拜全新照明科技之賜,三芒大燈是 Sián FKP 37 車頭視覺一大特色,辨識度百分百。
拜全新照明科技之賜,三芒大燈是 Sián FKP 37 車頭視覺一大特色,辨識度百分百。

入手全新世代的蠻牛需經官方面談

更值得注意是 Sián FKP 37 的後半段名稱,為的是紀念 1937 年出生,已故的 VW 集團總裁費迪南皮耶( Ferdinand Karl Piëch ),因為 Lamborghini 就是在他擔任 VW 集團董事會主席期間,在 1998 年被集團旗下 Audi 併入,才有今日格局。所以皮耶對蠻牛車廠的意義非比尋常,因此以他的名字縮寫,加上出生年份,成為這輛新時代蠻牛跑車的名字。有趣的是限量生產 63 輛雙門轎版和 19 輛敞篷版,也是取自車廠建廠於 1963 年,同樣也是一組值得紀念的歷史數字。
作為一輛蠻牛,Sián FKP 37 以大牛 Aventador 底盤為基礎開發,也同樣保留了 Aventador SVJ 的 6.5 升 V12 引擎,重新強化鈦合金進氣閥門與電腦系統,將動力輸出拉到 785 匹,搭配創新的 48V 輕混合動力架構,除了煞車可回充電能之外,更擁有比同等重量電池強 3 倍的鋰離子超級電容器,電流峰值高達 600 安培,這個超強電流會直接驅動電動馬達,在後輪釋放驅動力,讓全車綜效馬力高達 819 匹,搭配七速自動手排變速箱,只要 2.8 秒就可以從靜止加速到 100 km/h,極速可達 350 km/h。
如此強悍的蠻牛,當然也是價值不菲,所以車廠特別呼籲,先不要急著搶購,想買的人請先回頭看看自己車庫裡,有沒有買過 10 輛蠻牛跑車,若有,那恭喜你取得資格,可以報名 Lamborghini 官方舉辦的兩次面談,如果你足夠幸運三個條件都通過,那就有資格掏出 264 萬美元(未稅)來購買了。

儘管 Sián FKP 37 是蠻牛車廠第一輛油電混合動力跑車,但仍保留著 V12 內燃機引擎的咆哮本色。
儘管 Sián FKP 37 是蠻牛車廠第一輛油電混合動力跑車,但仍保留著 V12 內燃機引擎的咆哮本色。

油電蓮花 Lotus Evija

儘管英國跑車 Lotus,向來不以大排氣量著稱,而是以精巧引擎,搭配高效能動力與底盤調校傲視車壇。不過當 2,000 匹馬力的 Evija 概念發表,清晰的 Hypercar 姿態,更像是電動新世代裡一場充滿企圖心的彎道超車,準備以強悍純電動力技壓群雄,配上約 200 萬美元未稅身價,基本上我們也可以認定,Evija 是一款劃時代作品, 是 Lotus 準備藉此全新定位自己品牌檔次的極致代表作。
Evija 看起來也的確有著十足底氣,讓它展現出對應於身價的自信。首先,它僅重 123 公斤的全碳纖維單體式車架,是來自義大利 Modena 的 F1 車體製造廠 CPC,搭配 Lotus 自己設計的座艙,採用令人印象深刻的懸浮式儀表座與中控台,堪稱工業設計經典之作。比卡片稍大的數位化賽車方向盤,搭配抗磨的麂皮桶型賽車座椅,輕量化不失高級感,完全是最頂級公路賽車座艙規格。
另一方面,Evija 的動力核心也是系出名門,由 Lotus 與 Formula E 賽車製造商 Williams Advanced Engineering 合作開發,70 kWh 電池組位於座位後方,在最佳配重前提下,直接為四個強大的電動馬達供電。另一方面,由於車重僅 1,680 公斤,透過 2,000 匹馬力最大動力,也將 Evija 推向目前最大動力與最輕電動量產跑車寶座。根據目前測試中的數據,顯示 Evija 電子限速的極速至少 320 km/h,同時約僅 9 秒左右,就可以從靜止加速至 300 km/h。

車尾兩個大型 Venturi Tunnel 構成的風洞,成為 Evija 最獨一無二的設計美學。
車尾兩個大型 Venturi Tunnel 構成的風洞,成為 Evija 最獨一無二的設計美學。

充電僅需 9 分鐘

不過讓 Evija 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重點,更在於它傑出的外觀設計。取消了後照鏡的車身,以緊繃的碳纖維構成,整個看來就像被一套緊身衣包覆,連一個多餘的贅肉都沒有,在僅 10.5 公分離地高度下,展現無與倫比的俐落動感。至於車身側面一直延伸到車尾的線條,主要由誇張的立體結構,加上通往車尾的大型文氏孔道( Venturi Tunnel * )構成,不僅因此創造出獨特的深邃視覺效果,對於車身空氣力學的強化,更是一大助益。而安裝在後擋玻璃上的攝影機,則提供完整車後影像,透過駕駛座的數位螢幕,顯示最先進的數位後照鏡系統。
話說回來,作為全電動 Hypercar,Evija 不僅動力是當今之最,充電電池可以接受高達 800 kW 超大功率直接充電(如果你找得到這種充電樁的話)也是一大絕技,只要 9 分鐘就能充飽電池,當然,透過目前可見的最高 350 kW 充電樁,也只要 12 分鐘就能達到 8 成電量。根據 WLTP 標準,滿電條件下可達 346 公里最大巡航里程。目前這朵史上最高貴的蓮花,已經逐步走下生產線,預計 130 輛之後結束生產。
* Venturi Tunnel,以 18 世紀義大利科學家 Giovanni Battista Venturi 命名,指流體在連續孔道裡,孔道截面積越小流速越快壓力越小。此原理在賽車空氣動力學中被廣泛應用。

Evija 目前正在英國的 Lotus 的生產線組裝中,也陸續交付到客戶手上。
Evija 目前正在英國的 Lotus 的生產線組裝中,也陸續交付到客戶手上。

Related Articles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