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對以色列的印象,大多是個生於患難、四面環敵的蕞爾小國。但這個人口僅有台灣1/3,面積只有台灣六成的中東小國,卻是全球科技業舉足輕重的重鎮。
從全球最大的社群導航 APP 到創業百年、全球第 12 大的製藥公司,以色列區區八百多萬人口,卻擁有全球最高的科技公司密度,每年出口超過250億美金的科技產品。以色列也有全球佔各國 GDP 比重最高的研發預算和工程師密度。這個鼓勵創新和創業的國家,靠著優秀的人才和研發能力,早已在廣大的美國和全球市場攻城掠地。在美國 Nasdaq 掛牌上市的所有外國公司中,以色列公司就占了 20% ,數目僅次於中國企業。幾乎所有美國大型科技公司都在以色列設有研發中心,雇用了全國四成的高科技工程師在當地從事研發。儘管如此,許多以色列人仍選擇自行創業。每年以色列有將近一千家新的中小型企業誕生,其中多半是從事軟體研發。
新創企業王國
以色列優越的軟體研發能力一方面來自於政府的大力支援(以色列經濟部每年提供 4 億 5 千萬美金給將近 200 家新創企業),一方面也歸功於全民皆兵的兵役制度。在危機四伏的以巴邊境,軍中服役的以色列年輕人必須在艱苦環境下善用資源,時刻做出攸關生死的決策。軍中不只磨練出以色列人的韌性,以色列首屈一指的科技情報戰單位( Unit 8200 )更是培育許多科技人才的搖籃。專精電子情報分析的 8200 是以色列國防部旗下最大的單位,該單位每年揀選出全國最出類拔萃的年輕人服役,但 8200 並不著重於軍事作戰訓練,反而訓練他們分析解決複雜的實務問題。 8200 擅長的數據分析和網路安全為麾下士兵打下深厚的專業訓練,不少科技公司在當地招募時,都會指定曾在8200服役的人才。以色列最知名的科技公司 CyberArk 和其網路和資訊安全系統,就有一大部分歸功於 8200 所研發的技術和訓練。
即便創業文化在國內根深蒂固,以色列科技人才也炙手可熱,但與其他條件類似的小國相比,以色列卻一直無法培育出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國際企業。在全球 500 大企業中,以色列只有成立於 1906 年的 Teva Pharmaceutical 進榜,但人口更少或類似的歐洲小國卻擁有更多如 Nokia 、雀巢、羅氏藥廠的跨國企業。與芬蘭、瑞士、瑞典相比,以色列的企業一直無法到達國際性的規模。
華麗退場,不再是唯一選項
多數以色列企業家熱衷創業,但在公司成功研發出具市場性的產品或服務後,隨轉手出售。在 2014 年,全國就有 99 家公司以總值將近 7 百億美金的價格賣出,這個趨勢使得以色列不只享有「 Startup Nation 」的稱號,更有「 Exit Nation 」的名聲。在 2006 成立於以色列中部一個小鎮的 Waze 便是 Exit Nation 的經典範例: Waze 原本只是一個免費的以色列電子地圖,但透過使用者即時分享的豐富道路資訊,使得這個社群軟體的使用者急速增加。從創業前 2 年的 3 百萬人暴增到去年的 5 千多萬人。 Wave 的快速成長吸引了 Google 的注意,在 2013 以 13 億美金的天價買下以色列這家 100 名員工的小公司。
這些企業 Early Exit 的原因不只在於創辦人想獲利了結,也代表以色列企業在國內面臨的困境。由於人口及地理位置的限制,國內市場發展有限,又沒有如歐洲小國與歐盟市場的緊密結合,若要繼續成長,就必須把重心放在歐美市場。許多企業便在創業數年將行銷重心移往美國,但卻又苦於資金不足,無法在美國吸引一流人才,因此乾脆將技術和公司一併賣出,再尋找下一個創業機會。所幸,政府和民間都意識到持續成長的中小企業是以色列經濟不可或缺的重心,越來越多的投資人也意識到企業規模與投資報酬率的正向關連,而願意加碼投資公司的永續成長。
2014 年,投資以色列的創投基金總共募集到 9 億多美金,但以色列的科技公司去年第 2 季單季就私募到 11 億美金,其中又以已達一定規模的企業籌募到最多資金。在 2014 年,有更多來自矽谷創投基金以扶持以色列企業至公開上市為目標,有 18 家以色列企業透過 IPO 成功募集到 98 億美金,較 2013 的 12 億呈現大幅度成長。這些改變都使得以色列的企業家對發展前景更有信心。正如猶太民族顛沛流離但終究再興的歷史一樣,相信在不久的未來,以色列的企業會在國際商場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