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sbar 全名為 Jean-Baptiste Launay ,1989 年生於古典藝術氣氛濃厚的法國,他 3 歲時把人生第一幅畫獻給剛出生的妹妹;11 歲起正式使用畫架作畫,從此展開天天畫不停的生活,然而無論來自哪個國家或文化的觀者,站到他滿是色彩、文字、數字、流行元素的作品面前,都能在彷彿「資訊大爆炸」的洗禮下找到產生共鳴的細節,「因為我把自己當作一塊海綿,前往世界各地能激發創作靈感的地方。」Jisbar 主動出擊消弭國界限制,創造出包羅萬象的畫面,值得一提的是,Jisbar 其實有亞洲血統,他的祖母在 3 歲時由中國移民至法國定居,在Jisbar 心中種下世界本一家的種子,現在他的作品橫跨歐、美、亞、大洋洲展出,包含巴黎羅浮宮與法國國家歷史移民博物館、美國加州聖克魯茲市的藝術與歷史博物館、瑞典馬爾默的科技和海事博物館,以及 2022 年來到台北花博爭豔館參與《 ART SOLO 2022 》展出。
跨媒材釋放跨界創作動能
Jisbar 認為把藝術家放在一個框架會在頭腦設立看不見的障礙,所以他使用各種媒材創作,從丙烯顏料、粉筆、噴漆、樹脂、青銅到數位軟體都信手捻來,即使從未接受正規藝術訓練也無法阻止他創作。「我發現自己的學術技巧有些空缺,因為我沒上過藝術學校,能夠讓學術界對我感興趣的唯一方式就是以我的方式重現經典作品。」Jisbar 將自己沈浸在經典藝術家存在的時期、使用的創作技巧,以及某幅經典名作的氛圍裡,從歷史本位觀點加入當代顏色與構圖方式,有時候也會出現一連串神秘數字或名言點綴,發展出他獨樹一幟的風格,「我每幅作品都是古典和流行文化兩個世界的結合,我也從不設限的創作過程中獲得真正的力量。」於是大衛像、維納斯雕像、芙烈達 · 卡蘿自畫像、梵谷的《星空》等畫面成為辨識 Jisbar 作品的要素。其中最知名的是他在 2020 年受法國羅浮宮支持,挑戰把《蒙娜麗莎》送上太空的創舉。
太空成為藝術極限新場域
為了慶祝達文西逝世五百週年,Grand Palais Immersif 邀請 Jisbar 參與《蒙娜麗莎》特展,他苦思如何突破傳統畫廊或美術館觀展經驗,最後把目標放在從未有藝術品展出過的廣袤太空。Jisbar 與團隊花了 7 個多月尋找可以在真空與極低溫環境下展示的顏料、能把畫作懸掛在艙外的客製籃子等,直到《吉斯巴 · 蒙娜麗莎》終於搭乘太空梭來到地球上空 33.4 公里處,他看著自己的作品漂浮在虛無中,畫作背景則是湛藍色的地球,「這是我迄今見過最美的展覽圖片,大自然是我們擁有最寶貴的東西,但只有少數人意識到這點。」這項行動式展出在太空歷經 1 個多小時,最終畫作成功搭乘氫氣氣球降落英國北部,Jisbar 成為「第一位將藝術品送入太空的藝術家」,也為《蒙娜麗莎》在藝術史上不可磨滅的地位添上一筆。2021 年,Jisbar 將自創的 NFT 再度送出大氣層外,再度成為「第一位將 NFT 送入太空的藝術家」。
認真創作亦不忘社會責任
作為當代流行消費符碼轉驛站,許多知名國際品牌也邀請 Jisbar 創作訂製物件,例如 BMW Cruise M Bike、只在 LG OLED 畫廊才看得見的畫作,以及為 Armani Exchange#st_ART 系列創作的時尚膠囊系列;令人熱血沸騰的 F1 賽事上,也看得見 Jisbar 為紀念 Ayrton Senna 定制的賽車來到伊莫拉大獎賽和蒙特卡羅展出。他大膽強烈的流行街頭風格使人氣音樂人 DJ Snake 和 Cardi B 等前來邀約合作。當媒體問 Jisbar 做過「最瘋狂」的作品,他的答案是為巴西耐力賽車手 Pipo Derani 繪製的頭盔,Jisbar 將丙烯、噴漆、鉛筆揮灑在造型特殊的賽車頭盔上,賽事結束後這副頭盔的拍賣所得贈予位於巴西聖保羅致力幫助兒童對抗癌症的 GRAACC 協會,「這是藝術、賽車運動和崇高事業的結合,是非常有趣的專案。」Jisbar 驕傲地說。他對社會事業的熱衷在當代流行藝術界立下一席之地,每年 Jisbar 都會參與支持環境保護和反對種族主義的活動,畫作則是籌募善款的最佳利器,而他僅需要隨身攜帶一隻畫筆,就能在稍縱即逝的日常抓住下一個創作靈感,「我用筆隨時塗鴉或畫畫,也用手機紀錄回憶,我身邊有太多神奇的事持續發生,我希望人們來我的 Instagram 看看,照片看起來更有趣!」即使是名利雙收的創作者,Jisbar 仍不忘自己有多麼幸運才能走到這一步,每天醒來都是活出夢想的新開端,這份開朗積極也如實被融入不同型態的作品中。